怎样放养土鸡?
1、育雏技术。
①消毒:在进雏前一周要将育雏舍内的地面清扫干净,并用百毒杀或者烧碱对雏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②饮食:雏鸡进入鸡舍三小时之后,就开始用开食,投食量为6次~8次/天。在两周之后,减少至3次/天,并要保证投食每天都能吃完。
③密度:在2周龄以内的雏鸡要保证50只~70只/平方米的密度,到了3周龄~5周龄的时候,将密度控制在30只/平方米,可以根据季节、气候等进行实际的调节。
④保温关,雏鸡进入鸡舍之后,要严格控制鸡舍温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⑤光照关,在雏鸡3日龄内要保证24小时的光照,这样有利于雏鸡的快速成长,提高成活率。在7日龄内要保证光照18小时/天。一周后可采用自然光照。
2、日常管理。
①放牧最佳期为4月~10月,因为这个时候虫草茂盛,可采食足够的天然饲料。
②适时地转入大棚饲养,在雏鸡培育30天左右的时候,大约也就是体重在0.4公斤左右的时候开始转入大棚饲养。开始适用于野外放牧,刚开始放牧的时间要短一些,以后逐渐的延长,范围也是由近及远,逐渐扩大范围,使鸡群适应放养。
③合理调食,放养期的补料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坚持“早少,晚适量”的原则。也就是说早期其觅食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在喂养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补料,利于其生长。在其开始慢慢习惯放牧饲养的时候,考虑到鸡肉本身的品质,只要做到适量补充饲料就可以了。小黄灯故事网
④注意搭建一些简易的避荫棚,同时放置饮水器。目的在于高温、暴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可以帮助鸡群来遮阴、休息、饮水等等,降低意外情况对鸡群所造成的损失。
⑤要严格控制放养的范围,密度不要过大,可用丝网将放养区隔开。在放牧期间,要加强巡视的频率,避免鸡只逃跑,可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3、营养配置:在雏鸡阶段,由于其生长速度比较快,与后期生长联系密切,所以,要适时地填料,供应全价的肉鸡饲料。在后期,随着转放牧之后,要开始减少供料次数,由三次向一次过渡。
4、啄癖预防:可选择在土鸡20日龄~25日龄的时候将其断喙,方法为上喙断去喙尖的1/2,下喙断去喙尖前尖利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喙癖的出现。一旦发现有严重喙癖习惯者,可进行二次断喙修整。
林下养殖需要什么手续?
林下养鸡每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不过所有的林下养鸡都需要办理土地备案手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环评手续和养殖备案手续。可以先确定好规模以及养殖的品种,然后去相关的部门咨询,看还需要其他的手续细节需要具体咨询当地的畜牧局。
养鸡场主确定好鸡的品种和规模后,然后开始选择场址。如果选择用来养鸡的林地,没有改变林地性质,没有破坏植被,就不需要办理土地占用审批手续。不过如果是在林地上修建生活用房等属于永久性的建筑,则需要办理土地占用审批手续。
养鸡场场址和规模确定好之后,向乡镇国土管理和规划部门进行申请,待其进行现场初步审核之后,再上报上一级的国土管理和规划部门,办理土地审批手续。接下来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环保局申请办理环评手续。
所有证明和手续都准备齐全之后,鸡场就开始按照规划和审批的内容进行建设,建完申请验收,验收合格之后就可以开始林下养鸡了。
林下养殖鸡应注意什么?
1、保温补光。
林下养鸡模式不需要复杂的鸡舍环境,只需一个简易的鸡舍条件即可,但是这个鸡舍周围要搭架防风障和休息栖架,还有保证鸡舍地面的干净清洁,同时在夜晚要做好保温措施,使温度处于10度以上,以免低温影响土鸡生长发育。在夜晚是要进行人工补光措施,一是为了驱赶危险动物,二是能吸收一些昆虫成为鸡群的食物,一举两得。
2、注意农药使用。
在林下养鸡时,由于苗木或果木会遭受病虫害的侵扰,而且环境也较为复杂,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一些苗木或果木生长。这时一般会喷洒农药进行防治,这种行为其实是对林下养鸡模式的破坏,鸡群可能误食沾染农药的植物茎叶或昆虫,造成死亡。所以林下养鸡时一要注意苗木的选择,要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二要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浓度,在喷洒最好分批次进行。
3、补充饲料。
本文地址:/graziery/3326.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