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眉山6月9日讯(记者 何佳欣 李丹 摄影报道)莴笋、辣椒、黄瓜……都逃不过被“泡”的命运。“老板儿,来一碗泡菜下饭!”在四川,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星级酒店还是路边小店,餐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碟泡菜。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温润的气候环境和独特的盆地微生态体系,特别适合优质蔬菜生长和优质泡菜的发酵。《周记》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四川便已经出现了专门用来做泡菜的坛子,在《齐民要术》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制作泡菜的方法。
眉山泡菜
眉山泡菜
千年川泡菜,一品天下香。四川泡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品系丰富,拥有完整的传承谱系,并以其独特品味,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在四川省眉山市,看似不起眼的泡菜不仅延伸了农业生产链条,更成为了地方的金字招牌、文化名片,一碟小泡菜撬动百亿大产业,当地菜农曾言:“种两三百亩都不嫌多。”
泡菜制作历史悠久
“小泡菜”逆袭成“大产业”
眉山市不仅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还凭借逾2000年的泡菜制作史成为“中国泡菜之乡”。北宋年间,苏东坡便诉出“一碗白饭、一碟白盐、一碗白萝卜”的“三白饭”佳话。因此,为纪念苏东坡,眉山泡菜也被称为“东坡泡菜”。
《2021-2026 年中国泡菜产业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泡菜市场规模超过 400亿元,全国有 2/3 的泡菜来自四川,眉山市产值占四川泡菜产值近半壁江山。
眉山,自古盛产菜蔬,菜蔬数量既多,品种又很丰富。尤其是冬季,更是出产鲜蔬的旺季,苏东坡自豪地写出“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的诗句来夸赞家乡的蔬菜。
中国泡菜城
从1986年7月,东坡泡菜首个商品性生产厂创办,到培育起一个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现代产业,30多年来,眉山不仅实现了从“小泡菜”到“大产业”的逆袭,更创造了6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泡菜产业园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泡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第一个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国第一个泡菜博物馆、全国第一个泡菜行业标准、全国第一个泡菜行业AAAA级景区。其中,眉山“中国泡菜城”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排名全国榜首。
“中国泡菜城”面积为5.5平方公里,园区投产企业97户,202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6亿元,实现税收3.7亿元。近年来,眉山依托“中国泡菜城”这一产业载体,大力发展泡菜产业,不断创新泡菜产业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泡菜产业
这里有个远近闻名的“泡菜村”
田野里红彤彤的番茄长势喜人,道路两旁的农房错落有致……走进东坡区崇礼镇大定桥村,一幅乡村美丽画卷映入眼帘。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眉山泡菜由民间制作走向工厂化生产,一批泡菜企业迅速发展,原料缺口变大,发现机遇的大定桥村第一个“吃螃蟹”,成为远近闻名的“泡菜村”。
泡菜车间
正在工作的何晓英
“大定桥村立足地处眉山‘中国泡菜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周边的优势,大力发展产业。”大定桥村村党委书记何晓英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42岁的何晓英曾是一名在广州工作的医生,工资待遇丰厚,但她却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弃医返乡,成为一名奔波于田野山头、带领村民奔康致富的年轻女书记。
“我本来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家乡的建设急需人才,我希望自己也能出一份力。”何晓英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在村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任职多年,将一辈子的心血和汗水挥洒在家乡的土地上,她希望自己也能接棒,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本文地址:/machinery/260738.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