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邱处机
2009年2月24日,中南海国务院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一场《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会。
几位代表发言后,话筒转移到了一位河南企业家手中。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坐在对面的温家宝总理便先声夺人:
我听过你,你是那个南阳的“学士猪倌”吧,不得了啊,把猪都出口到国外去了,真是为国争光啊!
这位企业家,就是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
因为高中时期推动家里养猪失败,秦英林毅然放弃保送河南大学的机会,跑去河南农业大学读了畜牧兽医专业。
他立志要把养猪干出一番事业!
30年后,当年那句被人嘲笑的“豪言壮语”变成了一段创业佳话,秦英林把牧原股份打造成了一个生猪年出栏量达4026万头的养猪帝国。
据牧原股份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营收为788.9亿元,净利润是69.04亿元,其最新市值也达到了2658亿元,是A股当之无愧的“猪王”。
按照53.2%的持股比例计算,秦英林夫妇的身价接近1500亿元,稳居河南首富的宝座。
那牧原的成长之路到底有何秘密呢?秦英林曾经告诫员工的一段话,或许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
我们养的是猪,要给自己爹妈吃,给自己的孩子吃,给天下老百姓吃的。养猪一定要先养良心,只有良心养好了,你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牧原股份董事长 秦英林
离经叛道
拒绝保送,我要学养猪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直赶到马山口........”
1965年4月,唱着民谣长大的秦英林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秦家世代以种田为生,再加上养育了五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清贫。
秦英林依稀记得,小时候常常是红薯就着野菜吃,有了上顿没了下顿。
但即便如此,秦父还依然坚持供几个孩子读书。在秦父看来,做农民太苦了,他希望孩子们不要走自己的老路。
不过秦英林一开始学习并不争气,到了初中,连乘除法都没有搞明白。班主任甚至直接告诉秦父:“孩子脑子这么笨,还是退学务农吧。”
最后在秦父的坚持下,班主任还是让秦英林留级了一年。
一方面看到父亲为自己如此奔波,秦英林有些羞愧。另一方面看到高考恢复后,有些邻居哥哥姐姐们考上大学,变成了吃喝不愁的城镇户口,秦英林又有些羡慕。
于是,他决定改头换面,争取考上大学,摆脱自己受苦受穷的命运。
经过一番奋发图强,秦英林高中顺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内乡县一中。
录取通知书收到的那一天,秦父非常高兴,他破天荒地提回一壶白酒。觥筹交错间,秦父不禁老泪纵横:“我的坚持没有白费,老秦家有指望了........”
秦英林上高二时,改革春风已经吹进了河西村,但秦家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看着父母一天天逐渐变得佝偻的身影,懂事的秦英林满是心酸。
有一天,秦英林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中国出现了第一个靠养猪致富的万元户。他很是激动,回到家中便鼓动父亲也去养猪。
秦父当然相信眼前这个已经读到高中文化的爱子。为了凑到本钱,秦父当时冒着严寒帮别人挖了三个月莲蓬,才赚来800元。
但天有不测之风云。就在秦家买回20头小猪,准备憧憬未来美好生活时,一场瘟疫让这些猪仔毁于一空,最后只剩下了一头长白猪。
看着父亲唉声叹气的样子,秦英林倍感自责。自己本来是想改善家里的环境,可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段时间,我到处都注意养猪知识,甚至报纸上的小广告都不会放过,晚上也经常躺在床上,拿着手电筒看养猪的相关书籍。
后来秦英林回忆道。
养猪失败对秦英林的触动,还影响了他高考的志愿填报。
本来按照秦英林的高中成绩,班主任已经帮他争取到了学校唯一保送河南大学的名额。但谁曾想秦英林却回绝了这个让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我要上农大,去学习畜牧养殖技术,将来要养猪!
班主任听到秦英林的决定,瞬间懵了,赶紧劝他不要意气用事。
秦父更是直接给了秦英林一个耳光:“你把我老秦家的脸都丢尽了!”。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勒紧裤腰带供儿子读书,最后他却要去养猪。
消息传开之后,秦英林便成为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感慨,老秦家这回怕是出了个“傻子”哟。
可不管外界的声音再如何纷扰,秦英林心意已决,他要通过知识和技术实现自己的养猪致富梦。
最后,他在报考志愿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的畜牧兽医专业。
辞职下海
不惧嘲笑,从22头猪仔起家
为了练就一身养猪的本领,秦英林在大学除了上课,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反正只要是和养猪相关的书籍,他都收入囊中。
理论知识之外,秦英林的动手能力也是一流。
据秦英林回忆,大三那年,他还拿到了学校“解剖学”课程自创建以来的最高分:92分。
本文地址:/technology/260989.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