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雏鹅成活率?如何获得更高的养殖利益,我想这样每个养殖户都想解决的问题,其实只要做好日常的管理疾病的防控,就能很好的提高雏鹅成活率。那么如何做好日常的管理疾病的防控呢?
在家禽中鹅是比较重要的品种之一,特别是在农村很多人家中都养有小鹅,那么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怎样孵化小鹅呢?
怎样孵化小鹅
1.温度,适合的温度是37.5~39度,超了这个温度,就会被烫死,低于这个温度,时间长达5小时以上,也有可能死亡。为了保证这个温度,一般采用火炕+水袋孵化法,火炕提供热源,水袋能够较好的平衡和保持温度,上面要盖上棉被。检测温度,可以放一个温度计(非体温),也可以用眼皮接触鹅卵判断,眼皮不烫为适合温度。
2.每日要翻动几遍鹅卵,夜间也要至少2次。
3.开始之日起5天以后,开始检查和观察鹅卵内部情况,方法是夜间关灯,用手电照鹅卵,可看到内部变化。及时拣出非受精卵和死卵,以防变臭。
4.鹅卵孵化30天开始出壳,注意保持和增加水分,以防卵膜干燥,粘在鹅毛上,导致孵化失败。方法是用毛巾在温水中投洗拧干,盖在鹅卵翻滚几下,视天气湿度,决定次数。
5.破壳以后,注意观察,让它自己脱离蛋壳,不够健康的还要人工帮助剥皮离壳。
刚孵化的小鹅的饲养管理
鹅日常管理首先应注意日常管理要有规律,建立鹅的条件反射、减少各种应激反映。包括喂食、清扫圈舍、关、放鹅、下水洗浴、刷洗饮食用具、卫生消毒、光照及拣蛋等等操作时间顺序,要规律化、制度化,程序一旦定下来不可随意改动,但可随季节昼夜长短变化逐渐调整。
注意保证各日龄鹅的适宜温度、密度。各日龄鹅适宜温度是:
1-5为28-26℃,6-10为26-25℃,11-15为24-22℃,16-20为21-19℃,21-30为18-15℃,30-49为15-10℃,49日龄以上为5-30℃(适宜产蛋最佳温度),或**保持0℃以上。
各周龄适宜密度是:1为25-20只/m2,2为20-15只/m2,3为15-11只/m2,4-8为10-4只/m2,8-20为4-3只/m2,20周以后2只/m2。如密度过大则影响生长速度和群体整齐度及产蛋量。
光照:1-3日龄雏鹅采用昼夜弱光照明,3日龄后利用夜间喂食间隙关灯1-2小时,30日龄后夜间只有喂食时开灯,逐渐过度到自然光照。从种鹅产蛋前光照13小时逐渐延长到16小时。
本文地址:/technology/396.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上一篇:雏鹅饲养方法?雏鹅饲养技术
下一篇:如何提高雏鹅成活率?